網頁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電影『 加州大地震 』之我見我思(二):我們已經能夠預測地震了?

作者:蔡宗翰

加州大地震電影劇照,右為飾演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

我們已經能夠『預測』地震了?

電影中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發現加州附近的「磁脈衝出現峰值」,預示著地震將要發生,他很開心的與他的夥伴說:「我們成功了!!我們找到了預測地震的方法了!」

但在現實中當然沒有那麼簡單!這個方法並沒有被證實,在過去一個世紀科學家對地震的研究中仍然沒有發現此類規律。


是的,結論就是:『目前我們對地震仍舊無法預測!』


目前我們仍無法預測地震,只能『預警』

以目前全球科技之發展,準確有效的地震預測仍是短期難以達成的目標,因此目前面臨震災威脅的世界各國均全力推動地震預警作業,於地震發生後,針對部份地區於破壞性震波尚未到達前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進行快速應變。

沒錯,我們現階段就是只能做到這樣,不只台灣,美國、日本都一樣。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有關地震觀測及預警系統的發展,分享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故事。

時間來到1960年代。


1960年代的冷戰時期

1960年代是美國和蘇聯核武競爭的年代,他們的核武在當時就已經能把人類毀滅好幾百次,但長期核武實驗所造成的放射性落塵開始造成恐慌。

因此美國、英國和蘇聯在1963年簽訂了禁止在大氣層和水下進行核武器實驗的條約,但地下核爆實驗仍是允許的。

美國為了維持國際老大哥地位,並想充分掌握蘇聯的核武情資,便開始運用地震學來監測蘇聯的地下核爆活動。

當然蘇聯也不是省油的燈,幾次地下試爆被美國監測而洩漏軍機後,便開始精心安排,以假亂真,將核武試驗偽裝成地震,蘇聯甚至會故意等到世界上某處發生大地震之後馬上進行實驗,想將核武試驗的衝擊波與遠方傳來的真正地震波讓美國混淆。

因此,地震學家和核武實驗專家們也在無形中展開競賽!地震學家不斷翻新技術以辨別核爆和真實的地震,而核武試驗專家卻絞盡腦汁想要混淆地震學家。

結果就是,美國耗費巨資所建立的全球地震觀測網的初始目的是要監測核爆測試,但是卻產了副作用:地震學家對於全球地震的監測能力,突然間戲劇性地大幅提高!也成為了現今地震觀測科技的初步雛形。


什麼是地震預警(速報)系統?


當地震發生時,民眾最想知道是地震發生在哪裡?這個地震有多大?以及對我們是否有影響?

負責災害管理單位更希望能盡早知道地震地相關訊息,以掌握可能災損狀況及擬定救災方案依據。地震速報系統就是可提供這些資訊的一套觀測系統。

地震速報系統是由即時強震訊號所組成的觀測系統,當地震發生後,可由最近的幾個測站所記錄的P波和S波到達時間,進行初步的地震定位(僅需數十秒),並利用強震紀錄的完整波形估算地震的規模大小及各地的可能震度,快速以各種方式將地震訊息送達新聞媒體及災害管理單位。透過新聞媒體的傳播讓民眾知曉,災害管理單位亦可根據這些快速估算地震資訊,作為擬定救災方案的依據。

簡而言之,地震預警系統就是利用地震震波傳遞速度的時間差,透過偵測器進行震央定位後,在破壞波到達某一處前進行提醒的一種科學技術。

舉例來說,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強震中,「緊急地震速報系統」便發揮了作用,許多民眾透過手機、電視、廣播、戶外大型電視螢幕等管道,獲得地震預警資訊。


結論

還是那句話:『目前我們對地震仍舊無法預測!』

除了仰賴建築物良好的耐震設計外,我們只能在地震發生後,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進行快速應變,而正因為可以應變的時間這麼短,所以真的要好好思考:
『在真正的危險(地震震波)到來之前、或是到來的當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待續)


延伸閱讀

1 則留言:

  1. 雖然有了預警系統,但防災單位能在這短短數十秒做出什麼反應,似乎還值得深入思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