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故事,是一種救贖

作者:蔡宗翰



倒空...

我開始接觸簡報這件事,大概是五年前,而開始認真地鑽研簡報技巧,大概是這二年的事情,這幾年間,市面上所有的簡報書籍我幾乎都買遍了,從基本觀念、組織結構、投影片設計、呈現與表達,很多東西都已琢磨再三,而我也逐漸形成屬於我自己的簡報風格。

在簡報的眾多元素裏頭,帶入「故事」是一種非常高段的做法,能「說故事」的方式帶入簡報的溝通也是我一直嚮往的表現方式,而這一塊是我自認在培養簡報能力中所欠缺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果你問我,當初為何想來上這門課,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我想學習怎麼樣在簡報中,加入故事,讓我的簡報溝通更具說服力!」僅此而已。

直到我上了「好好說故事工作坊」這門課,嚴格來說,我甚至覺得他不像是一門課,因為課間的場景反倒更像古希臘哲學家們在廣場的思辨。

帶路人洪震宇老師讓我明瞭,我原本抱持的觀念根本錯了,那個感覺就像「赤壁」電影裡的小喬被曹操擄走,在小喬為曹操煮茶的那場戲中,不急不徐、從容自在地告訴曹操:「你懷著滿滿的心來到赤壁,有人會幫你倒空。」

「你懷著滿滿的心來到赤壁,有人會幫你倒空。」

而我的心境是:我原本懷著滿滿的自信,以為我是來這裏完成簡報修煉的最後一哩路,結果林蔭撥開、自滿的心瞬間被倒空,發現「說故事」這件事根本就是另外一條風景截然不同的康莊大道。

我原以為我是來個甕中捉鼈,卻發現是站在「故事」的巨人面前仰望,而「故事」就像是個留著白鬍子的和藹老先生,蹲下來問我要不要坐上他的肩膀,陪他走一程?讓你根本無法拒絕...,這就是故事的魅力與力量。


簡報和說故事的差別?

課堂上,洪震宇老師一開始就讓我們思考「說故事」跟「簡報」的差異是什麼。

老實說,我一開始還覺得問這個題目太簡單了,這兩者當然很明顯不同啊!洪震宇老師接著用各種問題讓我們去思考、表達看法,我才忽然發現,原本的我只是「大略」知道這兩著的不同,但我並沒有體會這個「不同」所代表的意義與內涵!

透過課堂上老師的引導,及課後我自己的體會是,簡報與故事看似相近,但從很多元素來看又幾乎可以說是迥然不同的,無論是「想讓觀眾帶走的訊息結構」、「觀眾的初期心理感受」、「訊息在觀眾腦海或內心維持的時間長度」、「準備的方式與過程」...等,都讓我深深覺得「說故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全新待探索的領域!

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世界文學名著《羊脂球》的作者莫泊桑對於「故事」這件事有非常獨到的看法,他曾說:「大眾是由為數眾多的團體組成,他們對我們作家的呼籲是:安慰我、取悅我、碰觸我的同情心,讓我悲傷、讓我做夢、讓我笑!」



這就是我文章開頭所說的,我原以為我是來這裏完成簡報修煉的最後一哩路,結果林蔭撥開、自滿的心瞬間被倒空,發現「說故事」這件事根本就是另外一條風景截然不同的康莊大道。


我到底學到了什麼?

TEDxTaipei  2014年  speaker 陳畊仲醫師跟我一起上這門課,課後,我的心境跟他很像,還記得他在他的個人部落格寫著:
「一個月了,心得遲遲寫不出來;我跟洪老師說:『一直沒有靈感」。為什麼沒有靈感?因為這實在是一堂難以用文字形容的課,老師給的東西很多,我也體會學習到很多,但是在腦中總是沒有一個很具體的想法可以寫出來。就是『我懂了』,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說』,如果以學習金字塔來說,其實就是還有些東西還沒融會貫通。」

而另一位同是學員的好兄弟楊智鈞醫師,最近獲得了亞洲青年醫學演講大賽冠軍之殊榮,他則從說故事這門課中,學到了反思與心靈的提升,而我好像也體會到了一點點...
「我回想起年輕時候不成熟、卻以為自己了不起的態度,到頭來吃盡苦頭,走上這條學習道路,我知道自己的渺小、同時也認知自己的天命。更虛心學習、更用心傾聽,回到專業醫學領域,身心靈都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是不肯踏出舒適窩的人,領略不到的。醫心者,外開心臟、內啟心靈。作我自己,走我的醫道。 」



那麼,我到底體會到了什麼?


體會一、學習說「自己」的故事

學習說自己故事的重點不在「說」,在「挖」!

第一天課程的下午,是每個人講一段五分鐘「自己」的故事,在第一天課前在準備這個故事時,我真的吃盡苦頭。

用筆書寫是我慣用的思考方式,當我仔細回想起我過去的每一個片段並書寫下來,寫到一個段落回顧時,發現我寫下來的隻字片語都只是事件的「時間」與「概述」,就像篇流水帳...,我傻眼了,串連起來的竟然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感興趣的描述!

我很震驚自己過去發生了這麼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但我好像沒有真的去靜下來,去細細體會每一次遭遇、衝突與轉折的心境。「自己的故事」只有自己能掌握,而洪震宇老師細心引導我們,帶著我們復健故事的肌肉,找回鬆弛的技藝、記憶。

我重新去回想一次過去的人生歷程,從那之中萃取出重要的意涵與啟示,自己的過去變成自己現在的老師。



體會二、學習說「別人」的故事

學習說別人故事的重點不在「說」,而在「聽」!

在兩天之間,老師要我們透過兩人一組的互訪做課前的練習,找時間見面或電話訪談,並在第二天上台分享對方的故事,我的partner是楊智鈞醫師,我們在互相訪談的過程中,重新用新的角度去體會、詮釋彼此過去的某一段遭遇。

那是一種很神奇的感覺,有點像記者在做採訪,問了一個問題之後,受訪者先做初步的回答,然後採訪者再接著針對某些細節去作進一步訪問。

往往自己原先認為生命歷程中一些不重要的心境轉換,就這樣子在一問一答之間更加清晰,我好幾度必須閉上眼睛,重新去思考我當時到底在想些什麼?而我在提出問題探究細節的時候,我也嘗試去解讀對方在當時環境的情況下,為何會有這樣的反應,又換作是我,我會如何面對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得先有傾聽、理解的能力,才有對話的能力,在這次練習中,我學習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感受、理解...,學習會說別人故事,你就能多過另一個人人生的某個片段,並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楊智鈞醫師講我的故事


體會三、去思考這個世界為什麼需要你的故事?

這個世界需不需要我的故事?我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

如果要說一個故事,回想我在這堂課所學,我將會這麼提醒我自己:
行動才是傳達理念的關鍵,故事不能只有理念,沒有行動帶來的旅程,故事就不完整。然而大家相信你不是因為你做的事情,而是你做這件事情的理由!



在這堂課程結束後,在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TEDxTaipei 2015年 的素人海選。

準備過程中,除了原本的簡報結構外,我嘗試把我的「動機」與「行動」放進演說當中,也就是「為何我要站出來談這些事?」、「我要跳出來做些什麼?」因為這些都是我故事旅程的一部分。

我通過了總決選,並將在年會上,用8分鐘的時間,用我的故事告訴大家正確的火場求生知識,並揭露消防救災人員的心聲與家屬背後的擔憂。

TEDxTaipei 南區初賽

我也回到我的母校中央警察大學,對跟我差了十年的學弟妹們,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我從高中時代開始談起、警校生活、初入職場...一直談到今年我自己的成長與體悟。為了這場演講,我書寫了超過三十頁筆記,重新爬梳截至目前生涯每一段的悲歡喜樂、內心的衝突矛盾、每一次恍然大悟的瞬間。

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我得之於人者太多。我期望的,是用故事喚醒學弟妹們埋藏內心深處的那份屬於自己的驕傲!

中央警察大學83期一隊演講「別人是別人,我是我」

所以,故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蔣勳曾說:「詩,是一種救贖。」

而我認為:「故事,也是一種救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